數(shù)控機床維修定位基準的注意要點
發(fā)布時間:12-02 來源:原創(chuàng) 作者:ownpowerkefu熱度:

數(shù)控機床維修定位基準的注意要點
1、盡量使定位基準與設(shè)計基準重合。選擇設(shè)計基準作為定位基準,不僅可以避免基準不重合誤差,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,而且還可以減少尺寸鏈的計算,給編程帶來方便。
2、保證在一次裝夾中加工完成盡可能多的內(nèi)容。要做到一次裝夾加工出盡可能多的表面,就需認真選擇定位基準和定位方式。例如,加工箱體類零件時,最好采用一面兩孔的定位方案,以便刀具能方便地對其他表面進行加工。若零件上沒有合適的孔,則可增設(shè)工藝孔或工藝凸臺。如圖6-10a所示,在加工中心上加工電動機端蓋時,需要一次裝夾完成所有加工端面及孔,但表面上無合適的定位基準,因此,可在設(shè)計毛坯時增加的三個工藝凸臺,以便作為定位基準。
3、必須多次裝夾時應盡可能做到基準統(tǒng)一。第一次裝夾加工¢80K6、¢90K6、¢80K7孔及其端面,第二次裝夾加工¢140H7、¢95H7孔。為保證圖樣上所要求的相互位置精度,就需要用同一個定位基準。根據(jù)零件結(jié)構(gòu)及技術(shù)要求,可選擇A面及A面上的2X¢16H6孔作為一面兩孔的定位基準,這樣可以減小因定位基準轉(zhuǎn)換而引起的定位誤差。
4、批量生產(chǎn)時的定位基準與對刀基準重合。建立工件坐標系使對刀基準與零件的定位基準重合,這樣可直接按定位基準對刀,同時減小了對刀誤差。零件在加工¢80H7mm孔及4X¢25H7mm孔時,4X¢25H7mm孔是以¢80H7mm孔為基準的,編程原點應選在¢80H7mm孔中心上,定位控制為A、B兩面。這種加工方案中雖然定位基準與編程原點不重合,但能夠保證各項精度的控制。反之,如果將編程原點也選在A、B面上(即P點),則編程計算會很繁瑣,還可能存在著尺寸鏈計算誤差。